100立方化粪池在市政工程中的验收标准流程
100 立方化粪池在市政工程中的验收标准流程
市政工程中,100 立方化粪池的验收是保障其后续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。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验收,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,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故障。这一流程需兼顾安全性、功能性和合规性。
验收前的准备工作
验收前需收集完整的技。据依础基术资料。包括玻璃钢化粪池的出厂合格证、材质检测报告、施工图纸等。这些资料是验收的基础依据。
现场清理与安全防护不可少。清除化粪池周边的施工杂物,设置警示围栏,防止无关人员进入。确保验收过程安全有序。
准备好必要的检测工具。如卷尺、水准仪、渗漏检测仪等,工具需经过校准,保证测量数据准确。为验收工作提供硬件支持。
基础施工的验收标准
基坑开挖尺寸需符合设计要求。长度、宽度误差应控制在 ±5cm 内,深度误差不超过 ±3cm。确保化粪池放置位置精准。
地基承载力需达标。通过荷载试验检测,地基承载力应≥100kPa。防止后期使用中出现沉降,影响化粪池结构。
垫层施工质量要过关。混凝土垫层厚度需达到 10cm,表面平整度误差≤5mm。为化粪池提供平整稳固的基础。
玻璃钢化粪池本体的验收标准
外观质量无明显缺陷。池体表面应光滑平整,无裂纹、气泡,颜色均匀一致。接缝处密封胶应连续饱满,无脱落。
尺寸偏差符合规定。直径误差≤±2cm,长度误差≤±3cm,壁厚均匀且不低于设计值。保证化粪池的结构强度。
渗漏检测必须合格。进行 24 小时闭水试验,池内水位下降不得超过 5cm,周边无渗漏痕迹。确保使用中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
安装施工的验收标准
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。用全站仪复核化粪池的坐标,偏差不得超过 10cm。保证与周边管道等设施的衔接合理。
管道连接符合规范。进出水管与化粪池的连接应紧密,密封胶圈无破损,接口处无渗漏。管道坡度控制在 2%~3%,确保排水顺畅。
回填土质量要达标。回填土需分层夯实,每层厚度≤30cm,压实系数≥0.93。防止化粪池因回填不实出现位移或变形。
功能性验收标准
试水运行无异常。向化粪池内注入 80% 容积的水,观察 24 小时,各部位无渗漏,管道排水通畅。确保其满足使用功能。
检修口与井盖安装规范。检修口位置合理,井盖与井口贴合紧密,开启灵活。井盖承载力应≥30kN,符合市政荷载要求。
通风系统运行正常。通气管高度不低于 2.5m,管口无堵塞,能正常排气。避免池内气体积聚引发安全隐患。
验收流程的具体步骤
第一步是资料审查。验收组核对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,确认符合相关规范要求。资料不合格不得进入现场验收。
第二步是现场实测。按照验收标准,对基础、本体、安装等项目进行实地检测,记录测量数据。与标准对比,判断是否合格。
第三步是功能性测试。进行闭水试验、试水运行等,检查化粪池的实际运行效果。发现问题需提出整改意见,限期修复。
第四步是出具验收报告。汇总各项检测结果,形成书面验收报告。报告需明确是否合格,不合格项的整改要求和复查时间。
验收后的整改与复查
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。施工单位需制定整改方案,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。整改过程需接受监理单位监督。
整改完成后要进行复查。验收组对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进行再次检测,确认达到验收标准。复查合格方可通过验收。
验收资料需归档保存。将验收报告、检测记录、整改文件等整理归档,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。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 15 年。
100 立方化粪池在市政工程中的验收,需严格遵循标准流程,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。这不仅能保障化粪池的质量,也为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,助力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。